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质子重离子适用症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表明:与肝外胆管癌早中期即可出现黄疸等症状的特点不同,ICC在进展至晚期之前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少数病人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出现乏力、消瘦、腹部隐痛等不适。所以,包括进展期ICC在内的病人多数难以及时发现,而是在影像学检查或肝功能出现异常时意外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因此,早期诊断ICC对于提高疗效、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高危人群的筛查是实现早期诊断ICC的最重要途径。在发病年龄和性别方面,55~75岁为ICC的高发年龄段,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男性的ICC发病率略低于女性(2∶3)。所以,对于年龄>45岁,同时合并上述ICC高危因素的病人,应定期重点进行筛查。特别是长期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症状反复发作,多年体内寄生虫感染病史或肝病背景的高危人群,更应该警惕恶变可能,定期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ICC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与甲胎蛋白(AFP)是肝细胞癌相对特异的标记物不同,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包括AFP、癌胚抗原(CEA)、CA125对ICC均无特异性诊断意义。AFP在85%以上的肝细胞癌病人中明显升高,但是在95%的ICC病人中AFP<200μg/L,CEA表达水平仅在15%的ICC病人体内>20μg/L,5%的病人体内>100μg/L[6]。虽然CA19-9水平升高可见于高胆红素血症、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以及其他多种恶性肿瘤的情况,但30%的ICC病人CA19-9水平>1000 kU/L,另有25%的病人在100~1000kU/L之间,所以对合并ICC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动态监测CA19-9 变化水平[1]。此外,另有研究显示,术前CA19-9水平>100kU/L是手术切除ICC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7]。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ICC并进行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B超是初步诊断ICC的首选方法,具有诊断率高、无创经济等优点。肿块型ICC通常显示为肝内回声稍高的声影,肿物边界呈不规则增厚,周围血管被挤压、推移。与原发性肝癌多为富血供型不同,ICC多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显示为乏血供型的表现。CT扫描在明确ICC有无肿瘤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方面优于B超。肿块型ICC在增强CT扫描时多表现为肿瘤边缘不规则环形强化,同时可有自肿瘤边缘延伸至肿瘤中央的条索样增强改变。近年来,高分辨率多排螺旋CT的应用,进一步增加了CT诊断ICC的准确率,同时显著缩短了检查所需时间,大大减少了病人检查期间的不适感并避免了呼吸尾影对成像的影响,提高了成像质量。此外,由于肝脏内部血管、胆管结构密布、复杂,所以术前明确肿瘤与血管、胆管解剖关系,对于指导手术方式和保证手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排螺旋CT的血管成像重建功能,在进行肝脏三期扫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有效的进行肿瘤和肝脏血管的重建,为定性、定位诊断提供全方面的帮助,从而为临床制定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磁共振(MRI)检查也是诊断ICC的常用影像手段,特别是在发现肝内小转移灶、淋巴结转移以及血管侵犯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可无创性的显示肝内胆管树全貌,肿瘤阻塞部位和范围,有助于ICC病灶的定位诊断。近年来新的MRI功能成像技术的不断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ICC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并可协助进行肿瘤分期和可切除性的评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虽然也可观察肝内外胆管树情况,但属于有创性检查,所以多在MRCP显示不清或不适合行MRCP检查时采用ERCP 诊断ICC。除了上述常用的局部检查手段之外,PET-CT可用于判断有无腹腔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或远处脏器转移。上述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各有特点,优势互补,应结合具体实际综合运用,以充分发挥各种手段诊断ICC的优势。

 
质子重离子适应症
 
关于我们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质子重离子作为肿瘤放射治疗最尖端的治疗方式之一,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是我国的质子重离子第一家医院。

  质子重离子综合网收录全网最全的重离子质子医院信息,覆盖世界顶尖质子重离子医院联系方式、顶尖医生等,同时,还将整理收录各质子重离子资讯、我国质子重离子发展现状以及质子重离子治疗适应症等相关知识。关注我们,给您最权威的质子重离子相关普及,打开肿瘤尖端放射治疗的一扇新大门。

 
 
版权所有 2012-2020 质子重离子医院综合网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出国看病 海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