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一直让人“闻其色变”。质子重离子治疗综合网对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治疗方法做一些介绍,希望患者和家属可以全面了解这一癌症目前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手术
手术常常用于治疗I期、II期和部分III期患者,极少用于IV期患者。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切除所有的肿瘤,所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需要切除的部分也不相同。如果肿瘤比较小,可能只需要切除肺叶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肿瘤范围很大,则可能整片肺叶和部分支气管都要被切掉。肺癌切除手术目前一般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比较新的方法是通过胸腔镜进行。如果肿瘤扩散到周围淋巴结,则在切除掉肿瘤后还要对累及的淋巴结进行清扫。
常见的术后副作用包括由麻醉引起的咽喉痛、恶心、呕吐、肌肉疼痛,还有手术本身引起的疼痛、肿胀、疤痕,也有一定的几率会因为感染引发肺炎甚至气胸。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通过高能量的射线来破坏癌细胞的DNA来杀死癌细胞,但它同时也会损伤部分正常的细胞。
放疗可以分为外部放疗和内部放疗。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外部放疗是从体外对肿瘤进行照射;而内部放疗是把放射源植入肿瘤或肿瘤附近进行近距离照射。外部放疗常常跟一些新技术结合,使射线更加精确地定位在肿瘤位置,从而避免伤害周围的健康组织。
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可以使照射区与肿瘤形状一致,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不必要的辐射。
适形调强放疗(IMRT):在照射区与肿瘤形状一致的情况下,射线可以分成更小的束,每一束射线的强度可以调节,从而使整个肿瘤区内放射剂量分布更均匀。
质子治疗:使用的不是光子束而是质子束,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放射的强度和深度,使放射集中在肿瘤部位。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提供更加精确和高强度的放疗,比其它适形放疗的总治疗时间要短。
肺癌比其它癌症要难以定位的一个原因是肿瘤的位置会随着呼吸移动,一项新的技术——图像引导放疗(IGRT)可以通过仪器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对肿瘤拍照,实时定位肿瘤的位置,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化疗
化疗药物是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命周期或破坏它们的DNA来杀死癌细胞的。化疗也会影响健康的细胞。
根据患者的情况,化疗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几种结合使用。化疗一般是通过几个周期循环给药的,这样身体可以在给药间歇有时间恢复,常见的周期有14天、21天或28天。根据患者的情况,化疗可以结合手术或放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化疗的副作用取决于药物类型、用量和时长,比较常见的是损伤快速生长的细胞,比如血象降低、恶心呕吐、腹泻、掉头发、口腔溃疡等。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阻断帮助癌细胞生长的因子的作用,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相对于化疗药物来说,它对健康细胞的伤害要小很多。
免疫治疗
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作为身体自然的保护屏障对抗感染和疾病,免疫治疗药物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活力来对抗癌细胞的。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对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加入临床试验的好处是有机会使用最前沿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并且全程可以获得很好的护理和跟进。不过要加入一项临床试验首先要符合招募的条件,如果符合的话还要签署一系列的文件,根据试验的要求还要经常去开展试验的机构接受治疗或进行检测等。